时间: 2025-04-28 02:36:32 | 作者: 爱游戏全站app登录入口
(原标题:巨能股份2024年营收增长超16% 将加大研发投入打造高度柔性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系统)
4月25日晚,巨能股份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53亿元,同比增长16.6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出现转亏情形。
对于2024年业绩变化的原因,巨能股份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高,公司抢抓机遇,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解决方案方面,收获了少数的市场订单,但2024年市场需求实施放缓,受市场之间的竞争程度激烈影响,导致整体毛利率没有到达预期。同时2023年大额订单在2024年完成交付,促进了收入的增长,但由于该项目毛利率较低,直接影响了2024年度整体毛利率水平。
公开资料显示,巨能股份是国内在金属加工自动化领域内,专业制造商和集成服务商。公司主体业务是以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实现智能工厂为目标的各类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工厂管理软件。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内,企业具有百余项工业机器人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依托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研发创新平台,向客户提供带有个性化定制需求的智能化生产线、少人化零部件加工工厂综合解决方案。
2024年,巨能股份在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领域,扎根工业母机行业,始终围绕“制造智能工厂的工厂”这一战略定位,稳步推进各项经营计划。
据巨能股份介绍,公司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主要涉及数字控制机床、工业机器人行业,计算机显示终端以汽车制造业为代表延伸和拓展,以自身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热情参加到各级智能工厂梯度培育的建设与升级中。2024年,工业与信息化部公示了235个入选卓越级智能工厂(第一批)项目公示名单,公司参与建设的多个客户工厂成功入选,包括西安法士特高智新科技有限公司的数据和AI驱动的重型商用车自动变速器智能工厂、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的新能源商用车车桥设计制造全流程一体化智能工厂、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的矿用钻探装备机器人协同智能工厂等。
近年来,工业智能化、信息化及自动化的发展的新趋势推动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市场实现稳步增长,趋势整体向好。据统计,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55.6万台,同比增长14.2%;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为30.2万台,同比下降4.5%。
2024年世界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大会以“加快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围绕人工智能、人机协作、全球化合作等方向,揭示了智能制造发展的新趋势。比如,新一代AI和其他数字技术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如数字孪生和边缘计算,正在推动制造业的效率变革。这些技术不仅提升了研发、生产、组织和服务的全面革新,而且正在引发产业层面的深刻变革。
为此,巨能股份表示,公司将继续坚持走专精特新道路,在金属加工自动化领域内加强深度和广度,加深技术的融合创新,聚焦更加细分的垂直领域。以个性化定制、柔性化制造为产品创新方向,助力工业母机行业朝着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加速迈进,逐步扩大市场占有率,提升品牌影响力。
在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上,巨能股份展出的高柔性智能生产线,完美诠释了“智造新范式”。通过模块化设计、智能调度系统和AI技术,实现“一条线、多品种”的无人化运行。运用AI和大模型推理算法,一直在优化调度策略,实现柔性线的生产效率和设备开动率最大化可集成控制柔性生产线、中央刀库、立体仓库等多种智能单元。适用于各种机床、清洗检测等辅机设备、中央刀库、立体仓库组成的柔性产线.46%。巨能股份表示,公司将大力投入研发资源,深层次地融合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工业母机制造工艺。通过对核心技术的持续创新,实现零部件加工的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实现用户的个性化、定制化需求。同时,针对当前行业柔性化的发展的新趋势,公司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拓展产品线。积极做出响应不一样的客户的个性化订单需求,基于自主研发的智能工厂管理软件,打造高度柔性的智能制造系统,帮助客户实现从单一产品生产向多品种、小批量柔性生产模式的转变,明显地增强公司在柔性制造市场的竞争力。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机器人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240019号。